什么是越后编布

HOME » 苎麻魅力 » 什么是越后编布

什么是越后编布

所谓编布,就是以苎麻、赤苎、艾麻等纤维为原料编织而成的麻布,常被用于制作袈裟、坐垫、无袖衫、围裙、布袋等物品。
“编布”出自古语“编衣”,也可以写作“阿弥衣”。
据考古挖掘的调查结果可明确得知,编布是绳文时代人们的主流衣料。新潟县是日本国内唯一一个保存、传承了那些将古代技艺流传至今的编布制品、制作工具、技法的地方,因而编布也被称为越后编布(越后是新潟的古称)。
虽说叫越后编布,编布这个词的留存,不仅仅对整个县,仅对以十日町市、津南町、松之山町、松代町为中心的鱼沼地区,就有极其珍贵的学术价值。编布因所属地域的差异,有着各种不同的称呼,在中鱼沼郡是“编布”,在十日町市山区则被称为“maginn”,到了松之山町和松代町就叫做“bato”。“magin”其实就是“马衣”的意思,指的是马背上盖着的、从马鞍下部一直覆盖到马臀部的那块布料。
编织编布的工具只有两种,一个是类似俵编中的横梁与编足组合成的工具,另一个是将经轴吊上横梁后,进行移动编织的菰槌。

越后编布的起源

古人的制布技法有织布和编布两种。织物的原理,就是使用名为综絖的工具,让纵丝上下交替,并在其间穿入横丝,如此反复来制成一块布。也就是说,没有综絖就没办法制作织物。
另一方面,编物的操作相对更加简单,用一根丝缠绕在纺锤上,或者分别准备纵丝和横丝,让它们相互缠绕即可,工具上,只要有横木和菰槌即可进行编物。因此人们定论,编物是在织物之前诞生的。在日本,织物所需的综絖是于约2000年前的弥生时代从大陆传过来的,即织物是在此之后开始发展的,而通过最近的遗迹发掘调查证实,比弥生时代更早的绳文时代人的衣料是以编物为主的。
在日本全国的绳文时代的遗迹中出土了大量的编物制成的物品,却没发现与织物相关的任何物品。截至如今,在如下的9个遗迹中都出土了编物的实物。

北海道斜里町朱圆遗迹(绳文后期)、 北海道小樽市忍路土场遗迹(绳文后期)
青森县木造町龟冈遗迹(绳文晚期)、 秋田县五城目町中山遗迹(绳文晚期)
山形县高畠町押出町遗迹(绳文晚期)、 宫城县一迫町山王遗迹(绳文晚期)
福岛县三岛町荒屋敷遗迹(绳文晚期)、 石川县金泽市米泉遗迹(绳文晚期)
福井县三方町岛滨贝冢(绳文晚期)

其中,距今约6000年前的绳文时代初期,在鸟滨贝塚(日本绳的低湿地遗址)出土的编布最为古老。これ如此不寻常之物由苎麻、赤麻、荨麻等原材料制成,其纹理被称作”越后式编布”。因此,越后编布的历史,或许可以追溯到6000年前。从这些出土的资料可以看出,编布是绳文人的主要衣料,是一项历经数千年历史而传承下来的技术。

编布在弥生时代以后,不再独占衣料的主流位置。随着综絖的传入,新的纺织技术也被引进。和编织相比,纺织技术所制作出的布料更为精致,成为了衣料中的主流。编织急速走向衰退,大概是靠着其结实度和厚度等特性,被用于特殊用途,才使其技法勉强得以流传。
关于这个说法,有一个很出名的例子,那就是编布被用于制作时宗和尚的袈裟。《一遍上人的传记绘本》中有一幅插图记载,在距今约700年前,时宗的创始人一遍上人(对智德兼备的僧侣的尊称)身穿的正是云游、就寝两用的编布袈裟。如今,包括柏崎市专称寺在内的全日本9家寺院里,仍存有编布袈裟。它们被称作阿弥衣。

咨询·订货/邮件格式请点击此处 苎麻制品总览 商品目录
返回顶部